古代票號上的防偽密碼
明清時期,山西的晉商興起,他們經營的業(yè)務以票號最為著名,票號的經營范圍包括存款、放貸、匯兌、代辦結算、債務清償、發(fā)行銀兩票等等。清代山西票號的分號遍布各大城市與大商埠,甚至在日本、朝鮮、俄羅斯、印度、新加坡、英倫的大城市,也設有票號的分號,每天都有大量金錢往來的票號,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,是如何做到防偽的呢?
在日常經濟往來中數字的防偽是當時的關鍵。山西票號創(chuàng)造了一套用漢字做符號的保密辦法,用來作為匯票簽發(fā)時間和銀兩數目的密押。方法是在正常的票據下面會寫上一行字,別人看不懂,其實這行字是銀票對應的日期和數目,如果和銀票上正常的數目和存款日期一致,就是真的;如果不一致,就是假的。而對于防偽票號的真假辨認,只有懂得這種密碼的人才會清楚。
為了表示每個月的1日到30日,晉商創(chuàng)造了“堪笑世情薄,天道最公平,昧心圖自利,陰謀害他人,善惡終有報,到時必分明”這樣的詩句,作為1個月30天的日代號。每一個字表示一個日期,比如寫個“天”字,熟悉其中奧妙的人就知道是6號;另一方面,晉商用“國寶流通”4個字,代表“萬千百十”的單位字;匯票上的銀兩數字和單位,用“生客多察看,斟酌而后行”,或“趙氏連城壁,由來天下傳”10個字,代表“壹貳叁肆伍陸柒捌玖拾”10個數目字。與此相對應,在記數時,還用這幾個符號:〡 〢 〣 〤 〥 〦 〧 〨 〩。這幾個字,分別代表著1至9。由以上方法創(chuàng)造除了票號的防偽密碼。
深圳市兆信防偽技術有限公司有著從業(yè)20年的防偽經驗,服務過多家知名企業(yè),具有專利性的技術,對于防偽防竄貨有豐富的經驗,可以提供多種個性化的防竄貨解決方案,如有需要或希望得到進一步了解,可致電免費熱線電話:0755-8883 0778,將有專人為您提供詳細的咨詢和服務。